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丨拥抱创新 让技术和教育相互激发

何曼 在线学习 2023-06-03

点击名片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日前,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因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自“阿尔法狗”后大众对人工智能的第二波关注高潮。

据悉,ChatGPT既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诸多服务和帮助,又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有效支持,还能为优化教学评价提供技术辅助;与此同时,它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会给抄袭、作弊提供便利,可能让学生沦为技术的“奴隶”等。

ChatGPT会成为教育的敌人还是朋友?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未来教育将面对何种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本刊专访人工智能专家和十余位教育技术专家学者,试图更全面地呈现和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访谈式调查研究,本刊发现:我们要科学地认识ChatGPT,辩证看待它的可为与难为,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找准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拥抱创新,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观察

拥抱创新 让技术和教育相互激发

越是在智能时代,越不能忽略人的主体作用。在更广阔的时空、面临更多样的选择,保持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尤为重要。

近期,ChatGPT备受全球热议,人工智能再次进入公众视野。ChatGPT的影响范围之广,掀起的浪潮之热,让大众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Open AI联合创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ChatGPT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有多么的先进。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讲,ChatGPT的重要性不亚于互联网的发明,将改变我们的世界。然而,ChatGPT真有那么神吗?

数据显示,ChatGPT于2022年12月推出,其用户在短短两个月内增加到约1亿,成为有史以来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对于提出的问题,ChatGPT会根据它阅读到或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并让人能懂,总体上看,逻辑清楚,语言通顺,有时甚至表现出高情商。有人还探索出了其惊人的21种潜在用途。在惊叹新技术的智能程度的同时,人们普遍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依赖ChatGPT,独立思考能力会退化吗?许多职业将会因此而消失吗?AI即将战胜人类吗?

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品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如研究者探讨指出的那样,在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与医学、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与交通等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并且将继续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技术所带来的过度沉浸乃至沉迷,的确会让一些人“越依赖技术,越失去自我”。不过,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对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焦李成指出,我们关注的不应是ChatGPT的技术本身,而是它的应用。比如,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给市场、产学研的创新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以及如何去捕捉到这个机遇,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事实上,对教育领域而言,技术与教育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一直在相互融合。早在201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无不体现着我国对人工智能以及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重视。比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就是基于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布局、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等进行综合考虑的。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的有效支撑,新时代教育系统将从多个维度迈向智能化,加快人工智能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家校共育、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公平等方面的融合,实现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反过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激发了技术的更新迭代。

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是一把“双刃剑”。面对ChatGPT类产品的挑战,教育应该怎么办?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飞指出,ChatGPT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但本质上仍然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尽管距离其真正模拟人类的思维还非常遥远,但在智能时代,未来教育还是应该加强培养人类特有的思维。更多教育专家认为,ChatGPT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习,但是我们的创新不能完全依赖于ChatGPT。同时,ChatGPT的出现,促使我们重新认真思考教育的目标,思考未来教育应该传授什么知识和培养什么能力,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沉溺于技术手段,甚至超越了伦理与道德边界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数字素养,思考如何科学理性地应用技术,与ChatGPT类产品和谐共处,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常态化、理性化使用;另一方面,要规范监管,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规章层面,明确鼓励和禁止的事项清单,以规则意识引导师生科学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关于ChatGPT类产品的中国化进展,产业界给予了积极回应。众所周知,包括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商汤、京东等在内的头部企业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并表示会在近期有相关类产品面世。目前,基于百度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 AI 产品“文心一言”已正式面世,官方展示了“文心一言”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五个使用场景中的综合能力。从现场展示来看,“文心一言”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对人类意图的理解能力。但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多次提及,这类大语言模型远未到发展完善的阶段,进步空间还很大。

“ChatGPT是一个大模型,计算力强,计算方法好。同样一种原理,在于做得好不好。比如大家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做到推动其发展的同时,兼顾科技成果的两面性,加强伦理规范。对科学技术发展要趋利避害,让利更好地发挥出来。

ChatGPT之所以能引起产业界这么大的反应,恰好说明了研发类似于ChatGPT这样的系统产品和工作是有基础的,也是有前景的。对此,焦李成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从学术上去再思考、再认知,使得ChatGPT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且底子更厚,基础更扎实,前行的步伐更稳。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用正面的态度去拥抱它,去发展它,去努力做好将来的工作。技术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的使用行为,它也许可以决定使用的起点,却不能决定使用的终点。越是在智能时代,越不能忽略人的主体作用。在更广阔的时空、面临更多样的选择,我们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拥抱创新,让知识与技能相互补充,让技术与教育相互激发。

专题目录

观察

  • 拥抱创新 让技术和教育相互激发

专家视点

  •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未来将是人和人造物共同进化的时代

教育视角

  • 可为、难为与应为:ChatGPT引发的教育思考

  • 中国人工智能大事记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3年4月刊(总第91期)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